淡蘭古道開於清代,原為連接淡水廳到葛瑪蘭廳的交通,草嶺古道為其中的一段道路
,因剛好經過兩縣分界的山嶺"草嶺",所以俗稱草嶺古道,而古道從台北縣貢寮鄉遠
望坑越過草嶺下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,全長8.5公里,古道中有兩座被列為國家三級古
蹟的石刻。
大里車站;位於草嶺古道大里端出口附近,因為聽一些走過的人說從福隆或是貢寮
走過來之後會比較方便,所以就把車子停在這邊改搭火車去福隆車站了。
車站裡面的地圖,不過位置有點錯誤,車站應該在天公廟下面一點。
往福隆的車票。搭火車才不到10分鐘,而走古道卻最少要3-4小時。 現代人
真的很幸福。火車可以搭到貢寮或是福隆都可以,兩個車站離草嶺古道入口處
一樣遠,不過爬完後聽別人說貢寮那邊好像可以租腳踏車騎到入口(車店老闆好像
會自己去收回來)。
大里車站的月台,裡面就只有這個搭車月台。
趁著等火車的時候隨便拍。
福隆車站。
福隆車站看起來比大里車站新很多。
出了車站就可以看到很多賣便當的店,車站左手邊這間"鄉野便當"的人更是多到嚇
人。
火車到福隆時已經是中午了,福隆便當這麼出名而且既然是福隆便當的創始店,冰
淇淋來了怎麼會放過勒!當然要吃飽再上囉 !
福隆便當的內容物。
老實說我並不覺得這個便當有好吃到,價格是還好,一個55元比台鐵的便當便宜5塊
,但是我還是覺得台鐵的比較好吃,不過在最近所吃的飯包中還是台東全美行的池上
飯包最優阿!
吃飽後就驅車前往草嶺古道入口。(因為看地圖上車站到入口處還有一小段,所以還是
搭小黃比較保險,以免走到了入口處就想回家了 ! 不過車費不便宜阿,是講價的,花了
我們200塊。)
草嶺古道入口處;就是到了這邊才知道貢寮有腳踏車出租可以騎來這邊。
草嶺古道上的路標,兩個車站到這邊的距離都一樣 ,到大里車站只要5.7公里 !
草嶺古道的路線圖。
跌死馬橋;不知道是不是有拓寬過,其實這座橋還算寬,後面的橋還有比這座橋的
橋面還小。
跌死馬橋的典故。
從入口處(望遠坑親水公園)走來一直都是柏油路,要一直到古道上標示的大榕樹之
後才開始有階梯,也才有古道的感覺。
要開始爬階前出現的古道的介紹牌。
長長的爬坡,很久沒運動的我很喘阿!
仙跡岩;右邊樹蔭下有個腳掌印的突起就是了。
雄鎮蠻煙摩碣,為國家三級古蹟。清同治六年,台灣總兵劉明燈經淡蘭古道北巡入
宜,沿途盤石曲磴,瘴雨蠻煙。劉氏有感於前人開疆闢土之艱辛 ,乃提「雄鎮蠻煙
」於草嶺山腹巨石上,為台灣現存最碩大的碑碣。(出自碑旁的介紹)
古道上的小橋,就是這座橋面比跌死馬橋還要小。
古道兩旁慢慢從樹林變成芒草。
當兩邊都換成芒草時,虎字碑就不遠了!
虎字碑,草嶺古道上的另一個三級古蹟。清同治六年,台灣總兵劉明燈北巡行經草
嶺埡口,遇狂風大霧,莫辨方向,乃取「雲從龍,風從虎」之義,勒「虎」字以鎮
之。傳說劉氏好書虎字,有公、母之分,公虎現存臺北市博愛路軍管區內,本碑則
係母虎。(出自碑旁的介紹)
埡口上的觀景亭,這邊剛好也是桃源谷步道與草嶺古道的交會處。到了這邊之
後可以俯瞰宜蘭大里跟龜山島。
從埡口俯瞰大里,不過天氣不是很好,看不到龜山島。過了埡口之後古道就是一路
下行。
草嶺古道上的客棧遺址,這可是清代時往來的重要歇腳地,不過隨著主人的離開跟
古道的沒落也只留下一堆的斷垣殘壁。
看到天公廟就表示古道的終點已經到了。
草嶺古道整個走下來,對已經不很久沒運動的我來說其實有點小喘,沿途沒有賣飲
料的地方(除了大里這邊的護管所有販賣機),不過沿途大部分都有樹蔭和休息的地方
,建議要去的人行前要多帶點水,出發的時間也儘量排早一點免的走太慢到時天黑。
草嶺古道更多的資訊可以參考這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