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三貂角這個地名其實是從西班牙語而來,它位於台灣本島的最東端面臨世界第一大洋
太平洋,而因為附近暗礁密佈且常大霧瀰漫,常常發生船難,所以在日治時代日本人
就在這邊起建了一座燈塔,昭和六年(西元1931年)開始籌建,昭和十年五月完工,開始
運作發光。二戰期間曾經遭美軍轟炸嚴重受損,停止發光(據說目前燈塔上仍有彈孔
補痕)。戰後由海關接收隔年修復,而目前三貂角燈塔光度在台灣所有燈塔中排名為第
二強。
三貂角燈塔,有開放參觀;台灣的燈塔管理歸屬於財政部關稅總局。
塔高 : 16.5公尺;燈高 : 100.6公尺(距海平面)。
燈塔內部,裡面有一些資料展示。
因為燈塔歸海關管,所以裡面當然會介紹一下台灣海關的標誌。
三貂角燈塔的縮小模型。
燈塔外面掛著國旗與海關的旗幟。
燈塔外面的小亭子,天氣好時可以遠望龜山島。
燈塔旁的小路,順著這條路走到前面的觀景台,可以看到台灣本島的極東點。
下方的彎曲的濱海公路。
養殖池外面的那塊長形島就是台灣本島的極東點,不要懷疑其實他不是島,他跟台
灣本島是連在一起的,只是中間的地勢低了點!
觀景平台上的介紹圖板。
更多照片在我的相簿。
本文中有關燈塔文字部分多參考自 : 貓頭鷹出版社的"台灣燈塔圖鑑",作者"沈文台"。
全站熱搜